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里是考拉说中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不迷路!
这几日天气预报都在报道50年一遇的大降温即将到来,因为生活在南方,在经历了数次“降温”失败后,大伙们开始相信这次是真的了!这些天考拉还穿着小背心看书,早上就有朋友问考拉怎么防治风寒感冒。考拉肯定是不希望看到大伙们因为降温导致伤风感冒而去吃药打针,在这里就把“苏姜薄荷茶”介绍给大家来抵御风寒。具体做法:生姜5片如一元钱硬币大小(拍碎),水适量。大火煮开小火十分钟,最后三分钟下紫苏叶10克,薄荷5克,绿茶叶3克,代茶饮(紫苏叶可以在药店买干的,薄荷最好是新鲜的,实在没有干的也行)。
生姜,紫苏叶和薄荷,首先它们都是非常常见的奇力片,也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它们都还有一些共同的功效,那就是解表发汗,去风寒,主治风寒感冒。可是为什么要加入绿茶叶呢?让我先来向大家一一道明,这3种草药组合在一起的功效,最后再说明清楚加入绿茶叶的妙用。
先来说说生姜吧,相信大家对生姜都很熟悉了。生姜自身有辛温属性,它有发散风寒,温中止呕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有温肺止咳的作用。感受风寒以后,我们就会出现打喷嚏,怕冷,脘腹冷痛,恶心欲呕,头痛身重,全身就像是被束缚一样,这时大家都知道煮一碗生姜汤喝,就会顿时感觉好很多。在这里考拉要特别提醒大家,干姜和生姜可别拿错了,在中药里面药性虽然都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但两者使用上还是有区别的。生姜,归肺、脾经,走皮毛肌肤,偏于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干姜,归胃、心经,走心胸肠胃,偏于温肺化饮。古籍曾用一句话概括: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就是说生姜就像一位顽皮的孩子活蹦乱跳,干姜就像一个成熟的男人稳重内敛。在这款“苏姜薄荷茶”里用的是生姜,而不是干姜。
生姜
生姜在生活中的妙用远不止去风寒这么简单,鉴于生姜活泼的药性,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会出现头晕脑胀,脾气急躁,用热的生姜水泡手15分钟,症状就会消失。生姜走表,用生姜煮水洗头,可以有效的防止头皮屑脱离,还能促进头发的生长。冬天许多朋友都喜欢泡脚,用煮好的生姜水,加入适量盐和米醋,浸泡15分钟还可以祛除脚臭。肚子不小心着凉,就会出现呕吐的症状,此时你会发现呕吐物是清稀如水状般,此刻一片生姜含在嘴里,呕吐症状五分钟就会消失,古人称生姜为寒呕之“圣药”。生姜的妙用如此之多,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尝试。
紫苏叶有强力的去风寒,发汗作用,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药性偏温。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紫苏叶和薄荷最后下锅三分钟就好?紫苏叶和薄荷气薄轻宣,我们要预防感冒首先要在皮肤表面筑一道牢固的围栏,就像河道两岸的防洪提。生姜就是防洪提的砖块,紫苏叶和薄荷就是空中搬运工,因为它俩走气分,负责将砖块运到指定地点。也就是说,生姜起到的是祛风寒的决定作用,紫苏叶和薄荷就负责把生姜的药性引到我们体内有风寒邪气的地方。
紫苏
薄荷,味辛性凉,归肝、肺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的功效。临床常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可能大家会疑惑,不是预防风寒吗?怎么会出现要用到一味偏寒凉的药物。在文中说明,生姜苏叶的药性偏温,薄荷的出现可以中和他们的温热之性。在中医古典《黄帝内经》是这样记载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现在是冬天,冬天阳气内收,发汗了就是不好的。要是只有生姜和紫苏叶,可能就会发汗毛孔大开而出现复感的情况。除此之外,薄荷还有疏散风热,解肝郁的作用。在生姜和紫苏叶到达肌表皮肤的路上,也许还会遇到气郁热结等障碍,有了薄荷就能将他们从毛孔疏散到体外。
薄荷的形态优雅,气味芬芳,许多家庭都会当盆栽种植。南方潮湿闷热,蚊子苍蝇较多,家里种上薄荷能驱虫防蚊。平时我们在做调料的时候都会加入一些薄荷末增加鲜香,特别在炒田螺的时候会放上几片薄荷叶,炒出来的田螺风味更佳。
回归正题,在这款汤茶里面加入绿茶叶,这又是为何呢?绿茶甘淡渗利,有清利头目,清热利尿的作用。汤茶里的姜升茶将,生姜发散风寒,绿茶清理头目,绿茶犹如一股清凉的小溪,将生姜的解表作用带到表皮的经络,让身体内外通透,气机转动。
薄荷
由3味非常常见的草药,生姜,紫苏叶和薄荷,加上几克绿茶叶,煮出一杯苏叶薄荷茶。不仅气味清香,味道清新可口(小孩子也能很容易接受),还能预防寒潮带来的寒冷入侵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是考拉说中医,觉得文章好的朋友请点下关注,多多转发,点赞,谢谢!
上一篇: 8粒种子种出百亿产业带动4万余人就业
下一篇: 反酸、嗳气,李佃贵教授奇力片治反流性食管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