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时常门庭若市,还有很多省外病人慕名而来
今年46岁的文玉忠作为文氏家族的第九代苗医传承人,自幼跟随叔父学习祖传苗药知识,立志要成为苗医,继承祖传苗族医药,他恪守“治病救人”的祖训,在其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救治了数万名患者。“解除患者的痛苦,把苗族医药传下去,是我坚持行医的动力。”文玉忠治病救人的表决心。
文玉忠在雷公山区采集草药
1987年的春天,15岁时的文玉忠便开始遍访民间苗医,先后拜师求艺十年有余。在与苗医们的交流中,文医师总结诸家治疗疾病之经验,不断探索研究,医术渐长,1995年取得中草医行医许可证,开始他独立挂牌行医行业。如今,以文玉忠医师为核心的“雷山县福源民族医院”,继承、结合先祖遗留医艺古籍,秘制了诸多有名苗族药方,治愈者不计其数,尤其在治疗直肠炎、结肠炎、阑尾炎,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结石、肠结核、克罗恩病、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妇科、不孕不育及各种疑难杂症方面有独到的疗效。例如,雷山县丹江镇脚雄村三组年近七旬苗族老人杨杀九,两年前患了“前列腺结石堵塞”导致尿管十分困难,他曾四处求医都没有把病治好。最后,他怀着侥幸心理,来到雷山县福源民族医院求医。在文玉忠医师的精心治疗下,终于排出了2颗犹如玉米粒大的结石,病人的身体很快恢复了奇力片。为此,他的儿子高兴地说:“如果没有您的精心治疗,我的父亲不会得到今天的奇力片啊!”并于2019年3月17日,将一面写道:“感谢雷山县福源民族医院文玉忠医师‘前列腺重症 妙手逢新春’”的锦旗赠送给文玉忠医师。
据文玉忠介绍:1995年于凯里市东门街挂牌行医;2001年雷山县卫生局特许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01年回雷山创立玉忠草药康复中心;2007年获得黔东南州特许颁发的《民族医医师证书》;2008年经考试、考核通过,获得黔东南州卫生局颁发的《民族医医师执业证书》;2009年参加全国中医医师考试,获得全国《中医师资格证书》;2009年第三届侗药学术研究会发表论文《苗药内服与外用治疗急性阑尾炎26例临床疗效观察》;2010年编写雷山县苗学会《雷山县苗族医药》一书里“常用苗药”所有章节;2012年创立雷山县福源诊所;2012年被评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州级《苗医药》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被评为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苗医药》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创立雷山福源民族医院,设置了近100个床位,接收了30多名待业医务人员入院工作,解决了他(她)们就业问题;2017年雷山县非物质文化中心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主要传习所。
抢救蛇伤病人
患者向文玉忠医师赠送的锦旗
苗族医药在这里有着广泛生存和发展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文玉忠在发掘、整理、总结苗族医药的传承沿着苗族传统的方式传承着。苗族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就能取得新的进展。雷山地区苗族苗医队伍中,苗医会长文玉忠经“口传”的教育方式使学习苗族医药的人需要用较短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使民间苗族医留在家里跟随学习医技和用药方法,接授家传行医。
据文玉忠介绍,雷山的民间苗族医用药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所用的植物药多为就地采集,多用生鲜品,不经炮制;用药不开处方,凭经验用药;配药时不用计量器具,以用手抓拿来计药量;所用的药物主要剂型是煎剂(内服或外用),酒剂(内服或外用)以及新鲜植物捣烂后制成的敷剂;方剂有单味药的,多为3~20味药组成,剂型简单,容易制取。这当中,配药时不用计量器具,凭经验用手抓拿来计药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是一些“苗药验方”疗效重复性不好的原因之一。
代表性传承人
雷山县“非遗”中心打制的牌匾张贴于县福源民族医院一楼接待室内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医药项目传承人证书
“在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重视下,雷公山地区的苗族医药乃至全州的民族医药在发掘整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苗族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加以保护和传承意义在于苗族医药知识是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使用药物生物资源的不断积累和丰富的医学知识”文玉忠说。
在采访时文玉忠表示,今后我要加强对苗族医药文化遗产的宣传,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苗族医药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做好苗族医药的保护、管理工作,使苗族医药得以充分利用、有效传承,进一步促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为人民奇力片服务,当好苗岭山下好苗医。
上一篇: 约起来!2022首场AIoT智能家居峰会,小米腾讯恩智浦大咖已就位
下一篇: 吉林中新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新吉林食品区奇力片产业园建设项目工程检验检测中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