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靠一包中药年入700亿,却坚持不上市 当前位置:靠一包中药年入700亿,却坚持不上市

靠一包中药年入700亿,却坚持不上市

发布时间:2022-04-22 14:20:57

  现在许多人创业的目的,不是为了办公司赚钱,而是为了上市圈钱。因为上市之后就可以不停圈钱,这种赚钱的游戏显然比发展公司业务赚钱来得更快。

  不过在中国也有不少良心的企业家,他们一直不愿把公司上市,即使公司已经做得非常大了。比如说宗庆后、陶华碧等人。其实在医药领域也有一个这样的企业家,他就是扬子江药业的徐镜人。

  说起徐镜人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可是说起板蓝根,中国人就都不陌生了。徐镜人的扬子江药业生产的板蓝根可以说是中国人居家的必备良药。当年禽流感的时候,甚至还引起了一阵的抢购风波。徐镜人如今的身家是350亿,如果他愿意把公司上市,那么他的身家还将再最少翻一倍。不过这个踏实的企业家却不愿意这么干。

  徐镜人出生于1944年,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去参军,退伍之后他就在老家扬州泰兴创办了一家药厂。最初的时候,工厂的全部资产就是6间平房、几口缸、几台破旧的机器,徐镜人手下就只有几个人。中国有不少企业家都是军人出身,比如说王健林、孙广信、任正非等人。他们比一般企业家多一份坚韧,这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一。

  当时工厂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设备,加上时代的动荡,徐镜人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徐镜人常常都是一人身兼数职,他又是厂长,又是泥瓦工,还是搬运工跟销售。辛苦干了几年,工厂终于有点起色,偏偏遇上了全国在取缔乡镇的药厂。

  当时徐镜人生产的板蓝根在扬州已经小有名气,当时有一个领导常常喝徐镜人生产的板蓝根,他自己觉得疗效很好,于是就特批把徐镜人的药厂就保留了下来。

  徐镜人也趁机把小作坊改成了泰兴药厂。当时徐镜人的工厂年产值不过是几十万元,工人也只是十几个人。随后几年,徐镜人抓住了时代的发展机遇,他积极引进了不少的大学生,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备。1985年的时候,这个小小的作坊已经变成了年产值1600万的大厂了。也是在这一年,徐镜人正是把工厂挂上扬子江药业的牌子。

  1988年,徐镜人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大大露脸了。当年上海发生了严重的甲型肝炎,足足有29万人患上疾病。一时间上海人心惶惶,所有人都在疯狂抢购板蓝根。为了支援上海,徐镜人开足了马力。

  当时徐镜人的工厂月产不过5万包,不过为了在年底前把400万包板蓝根送到上海,徐镜人带头不休息,天天都加班加点,所有工人都打了鸡血一样,当年年底徐镜人把385万包板蓝根送到上海,解了上海的燃眉之急。徐镜人也被当时的媒体冠上了板蓝根大王的称号,徐镜人跟扬子江药业也开始全国闻名。

  不过就在徐镜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内部斗争发生了,徐镜人最后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迫出走。徐镜人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不过他人离开了公司,心却没有离开。徐镜人走遍了全国,寻找偏方。徐镜人对于中医有着深厚的感情。徐镜人知道许多中医都有许多治病的良方,但是这些方子却只能让少数人受益,他希望找到更多这样的方子,然后让全国人民受益。

  最后徐镜人找到了一张胃苏饮的方子。徐镜人在1993年重回扬子江药业,然后他用这张方子开发了胃苏颗粒。这个方子也让扬子江完成了蜕变,如今仅仅胃苏颗粒每年就能入账数十亿元。

  徐镜人是一个保守的企业家,他在30多年前曾经搞过一次兼并,最后失败了。于是至今徐镜人再也不搞兼并,不搞融资,更不上市。徐镜人跟扬子江一直保持着特立独行。徐镜人一直坚持生产几种核心药品,特别是板蓝根。徐镜人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要能干成一件事情就好了。

  徐镜人有着浓厚的红色情结,徐镜人的扬子江药业的基地就被他建成跟故宫一样,非常的壮观。

  去年扬子江药业年收入达到了700亿,如果公司上市的话,市值至少超过了2000亿元。徐镜人的身家将从现在的350亿变成了1000亿左右。不过即使有如此大的诱惑,徐镜人依然是坚持初心。

  如今徐镜人年纪已经大了,他的接班人徐浩宇似乎不这么看上市的问题,他对外说上市是必须的,而他自己也曾经创办过一家新三版的公司。

  徐镜人的创业历程让人钦佩,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创业梦,或者是已经在创业的路上,而创业的道路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坑。那么如何解决创业路上的坑呢?或许单元合伙模式可以给你答案。单元合伙模式致力于为互联网时代的中小企业提供系统的股权分配及组织变革方案,支持100万家中小企业组织变革,让更多人轻松创业当老板。了解更多单元合伙模式相关资讯,欢迎评论区互动或留言资讯。



上一篇: 供应商奇力片授权与委托有区别
下一篇: 应该是最中肯的穿心莲加工指南了

咨询热线